您好,欢迎进入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20-88888888

Kaiyun官网RCO和RTO催化燃烧的工艺有哪些对比?

发布时间:2024-03-19 22:42浏览次数:

  Kaiyun官网RCO和RTO催化燃烧的工艺有哪些对比?原理是:初次是催化剂对VOC分子的导电,提升了反应物的浓度,第二步是催化剂水解阶段减少反应的活化能,提升了反应速率。利用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再次发生无氧自燃,分解成CO2和H2O释放出大量的热,与必要自燃比起,具备起燃温度低,能耗小的特点,某些情况下超过起燃温度后需要外界供热,反应温度在250-400℃。

  RTO催化燃烧设备和RCO蓄热式燃烧工艺都是有机废气有效的处理工艺,对有机废气的净化效率达到95%以上。rco催化燃烧设备适合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需要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浓缩成高浓度的废气,再对饱和的吸附装置(蜂窝状活性炭或者沸石转轮)进行脱附再生Kaiyun官网,脱附下来的高浓度废气经过催化氧化炉无焰燃烧,分解成CO2和H2O。rto蓄热式焚烧设备适合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有机废气经过焚烧炉进行燃烧,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RCO反应温度一般在 300~500℃,热损失小,所需的能耗低;而RTO反应温度一般在800~1000℃(个别资料提到反应温度760℃,但需增加反应停留时间),热损失大,所需的能耗高。

  RTO的反应温度比较高,会将空气中的氮气部分转化为NOx,并且这一转化率随着温度的提高、停留时间的延长会迅速提升,RCO不会生成NOx。

  1)一套20万m3/h处理量的RTO设备,其NOx排放量约等于一台35t/h的燃煤流化床锅炉。

  2)在 930℃时,在空气气氛下,N2和O2反应生成的热力型NOx平衡浓度可以达到210ppm(265mg/m3),如果停留时间足够长,生成的NOx还会进一步增加。

  3)《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5.5.1一般规定:在一般规定中,对治理工程处理后可达到的排放水平以及净化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监测要求等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关于净化系统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的控制在规范6.4中进行了规定。在此,需要指出的是,RTO处理为高温燃烧,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生成NOx,需要对其净化予以考虑,具体排放要求执行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

  RCO技术作为VOCs治理的主流技术,也是目前能够实现VOCs达标排放的成熟技术。但许多业主,甚至环保从业人员,对催化氧化过程中是否生成二噁英顾虑重重,尤其碰到废气中含有卤素、芳烃等物质时,在选用催化氧化技术时就会更加慎重。其实,用催化氧化技术处理VOCs废气,基本不同担心生成二噁英,如果催化剂配伍当中配置分解二噁英催化剂,就更不用担心二噁英问题。

  RTO技术在处理含氯废气时会产生二噁英。如果要消除处理后废气中的二噁英,需要在二燃室将废气加热到>1100℃,停留时间>2s,然后采用急冷技术,将废气温度从600℃迅速降温至150℃以下,这个时间不能超过2s,从而破坏二恶英再度生成的温度区间,消除二噁英。

  处理同样规模的有机废气,设备配置水平相同,应用RCO技术投资低于应用RTO技术的投资,一般为RTO技术投资的80%。有人认为,RCO技术相比RTO技术,多了价格高昂的催化剂,为什么反而投资低?原因如下:

  RCO因为反应温度低,与外界热量交换比较少,热损失小,需要补充的外加热源相应就比较小,因此运行费用低。

  排污许可证办理流程繁琐?资料不齐全?无从下手?就找环问问,专业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全国代办排污、排水许可证),价格实惠,服务保障!

  RCO技术和RTO技术是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治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较低的成熟性技术。

  RTO,是指蓄热式热氧化技术,英文名为“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Kaiyun官网。RTO蓄热式热氧化回收热量采用一种新的非稳态热传递方式,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RTO技术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100-3500mg/m3)废气,分解效率为95%-99%。

  RCO,是指蓄热式催化燃烧法,英文为“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Oxidition”。RCO蓄热式催化燃烧法作用原理是:第一步是催化剂对VOC分子的吸附浓缩,提高废气的浓度,第二步是催化氧化阶段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借助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250—300℃),发生无焰燃烧,分解成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与直接燃烧相比,具有起燃温度低,能耗小的特点,某些情况下达到起燃温度后无需外界供热,反应温度在250-400℃。

  RTO、RCO这两种废气处理工艺都是目前最有效的废气处理技术,相对于光氧催化、活性炭、水喷淋、低温等离子等工艺来说处理效率至少要提高一倍左右,而且对传统工艺处理不了的超高浓度的VOC效果显著。具体是用RCO还是RTO要根据自己工厂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无论是RCO还是RTO它的前期投入费用比传统的处理工艺要高不少,考虑到运行维护费用及真正的处理效率,大中型企业还是选择这两种工艺比较划算。

  RTO蓄热燃烧,废气燃烧温度850℃左右,除了担心颗粒物堵住蓄热体孔道,造成短路之外,基本没有说害怕什么物质不能处理的,当然废气浓度低的话要消耗大量能耗,造成运行成本太高;

  RCO蓄热催化燃烧技术,加了催化剂,燃烧温度为250℃-400℃,温度低了,更安全了,但是有些物质会使催化剂中毒,这样的话就不能用RCO。

  RTO(蓄热式热力焚烧炉)和RCO(催化燃烧设备)的区别就在于字母中间的那个T和C,T是蓄热的代名词,C是催化的代名词,相对来说。RTO的催化效果最好,但是造价很昂贵,主要对炉体的材料有要求。RCO的造价相对较低,主要的支出在于购置催化剂上面

  RTO催化燃烧设备和RCO蓄热式燃烧工艺相对应用于普遍,运营成本低。RCO牵涉到催化剂替换,后期确保成本略高。如果支出充裕,应优先考虑到RTO。

  RCO,是指蓄热式催化剂自燃法,是一种蓄热式燃烧工艺,英文为“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Oxidition”,RCO蓄热式催化剂自燃法起到原理是:第一步是催化剂对VOC分子的导电,提升了反应物的浓度,第二步是催化剂水解阶段减少反应的活化能,提升了反应速率。利用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再次发生无氧自燃,分解成CO2和H2O释放出大量的热,与必要自燃比起,具备起燃温度低,能耗小的特点,某些情况下超过起燃温度后需要外界供热,反应温度在250-400℃。

  RTO催化燃烧设备和RCO蓄热式燃烧工艺都是有机废气有效的处理工艺,对有机废气的净化效率达到95%以上。rco催化燃烧设备适合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需要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浓缩成高浓度的废气,再对饱和的吸附装置(蜂窝状活性炭或者沸石转轮)进行脱附再生,脱附下来的高浓度废气经过催化氧化炉无焰燃烧,分解成CO2和H2O。rto蓄热式焚烧设备适合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有机废气经过焚烧炉进行燃烧,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RTO催化燃烧设备技术和RCO蓄热式燃烧工艺技术是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治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较低的成熟性技术。

  RTO,是指蓄热式热氧化技术,是一种催化燃烧设备,英文取名为“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蓄热式热氧化重复使用热量使用一种新非稳态热传递方式,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冷却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水解分解成CO2和H2O,水解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加剧而“蓄热”,此蓄热用作加压先前转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加剧的燃料消耗。RTO技术限于于处置中低浓度(100-3500mg/m3)废气,分解成效率为95%-99%。

  RCO与RTO 大致相同,是近几年年内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净化率高,适应性强,能耗在燃烧法中较低,无二次污染。

  RCO是一种新的催化技术,它具有RTO 高效回收能量的特点和催化反应的低温工作的优点。催化剂置于蓄热材料的顶部,使净化达到比较优,其热回收率高达99%.

  设备也已经开始向RCO转变,如:有毒的HC 化合物转化为无毒的CO2 和H2O,从而使污染得到治理。

  RCO净化设备适用范围 :RCO设备可直接应用于中高浓度(1000mg/m3-30000 mg/m3)的有机废气净化;RCO设备也可应用于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系统,用于替代催化燃烧和加热器部分。

  RTO焚烧炉:燃烧技术是当前处理VOCs的主流技术,包括催化燃烧、热力燃烧、蓄热催化燃烧、蓄热热力燃烧、浓缩-(催化)燃烧等。

  VOCs燃烧过程的放热量与VOCs种类和浓度有关。因此,从安全角度上了解燃烧过程温升和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有利于提高催化燃烧技术的安全性。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种爆炸的zui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简称为LEL(LowerExplosionLimited)。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值时,我们称这个场所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bai分之百,即100%LEL。

  为了确保VOCs燃烧处理过程安全,VOCs废气的浓度必须控制在相应有机物的爆炸极限的25%以下。可燃气体燃烧的爆炸下限浓度与可燃气体的初始温度有关,因此,实际工程中要控制在LEL浓度的25%内。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般用于RTO焚烧炉处理工业废气中的可燃气体的浓度检测,当有机可燃气浓度超标时实现报警提醒等功能,保障生产安全。由于储罐或管道内会存在有机溶剂等干扰、腐蚀性因素,需要根据不同工艺参数,定制预处理单元,有效减少有机溶剂、弱酸、水、负压等因素的影响,使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SK-7500-EX-Y系列RTO可燃气体LEL在线监测预处理系统专为蓄热式氧化炉(RTO)中的苯系物、醇类、各种烃类及衍生物等易燃易爆炸气体。防止区域内高浓度气体的产生而发生爆炸,从而避免产生超标排放的违规问题。

  系统核心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测量和显示空间内可燃气体含量变化,另有高效过滤器、蠕动泵、样气采样泵、高效降温除湿冷凝器、转子流量计、24V电源转换器与漏电保护器。该系统具有寿命长、稳定性好、抗干rao能力强、安装简单方便等优点。同时具有4-20mA、RS485信号输出或无线协议进行数据远传,采用LCD液晶显示,还可以搭配工厂中的风机、阀门、喷淋系统等设备来使用,通过内部开关量信号实现联动。气体超标即时报警,同时启动/关闭联动设备。有效保障现场人员安全。

  GB 3836.15-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15 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 煤矿除外) 》

  频发不断的可燃气爆炸事故,让人不得不重视可燃气报警器的安装必要性。可燃气报警器可探测燃气浓度,把它安装在发生燃气泄漏的场所,当燃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设定值探测器便会触发报警,启动联动装置,通风或关闭气源,排除险情,大程度的避免火灾、爆炸、窒息、死亡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首先通过对场所的细致分析,初步确定设置气体监测仪的最佳位置或必要设置点。从而保证可燃气体充分被监测到,使险情及时被探知。

  数据采集控制器用来集中显示各监测点的可燃气体浓度值。同时控制器与联动设备关联,当可燃气体浓度值超过预设报警值时能够自动报警或控制联动设备。

  采集控制器一般安装在值班室中,与检测仪采用四芯线协议连接。控制器内部要有继电器报警开关量输出用于控制联动设备。

  风机/阀门/喷淋系统等设备由控制器联动,当可燃气体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当可燃气体浓度恢复正常时,自动停止。

  ①4-20mA信号:标准的12位精度4-20mA输出芯片,传输距离1Km②RS485信号:采用标准MODBUS RTU协议,传输距离1.2Km③电压信号:0.4-2V,0-5V、0-10V输出,选配(电压输出与电流输出二选一)④开关量信号:标配1组无源触点继电器,容量24VDC 3A⑤GPRS、4G、WIFI、LORA、ZigBee等无线信号(选配)

  ①4~20mA 选三芯屏蔽电缆,RS485 选四芯,距离超 1000 米(带一台检测仪)时单根线mm, 屏蔽层接大地Kaiyun官网。②无线传输:可内置LORA、Zigbeg模块,近距离无线传输;可外置GPRS/4G模块,远程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可电脑端和手机端查看历史记录,不受距离限制(选配)

  干燥筒、减压阀、焦油过滤器、蠕动泵、7寸触摸显示屏、高效降温除湿冷凝器、标气接口。电脑监控配件:免费上位机软件、USB 转 RS485 转换连接线,如果要网络传输还需 RS485 转网口转换器。

  ppm、ppb、%LEL、%VOL、mg/m3、mg/L、g/m3、ug/m3、%rh、℃、MPa、KPa、Pa等

  U盘存储历史数据(选配):格式为CSV,可存储10万条记录(30秒周期为一个月),可U盘导出、打印或删除数据,自动循环储存;(>48通道的没有历史数据)U盘存储报警记录,格式为CSV,可存储1000条记录,可U盘导出、打印或删除数据。

  默认4个常开触点,触点容量30V/3A或250V/3A,继电器模块可扩展输出触点可交叉配置

  首先内部传感器元件的耐受温度范围为-20℃~+50℃,最佳工作温度为+20℃左右,所以要选择环境温度不低于-20℃也不高于+50℃的地方安装。

  主机箱内部使用的抽气泵是小型线KPa 左右,管路长度的原则是温度合适的前提下越短越好,管路越长数据延迟越长,一般20米内是没有问题的。还是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9.2.1 在安装在线气体分析仪设备时可能会涉及动火,必须确保储罐或管道上手阀关闭状态,以免发生爆炸或中毒危险。9.2.2 取样点应选择在样气温度、压力、清洁度和其他条件尽可能接近分析仪要求的位置。并且该位置要易于接近与操作。

  一路采样进气口进入系统;一路检测后的气体排出口;二路过滤除水气体排出口。接口默认是φ6大小,可以使用外径6mm内径4mm的PU软管;

  采样管插入待测气体的管道,使用配套法兰固定。如果待测管道气体温度高于采样管的耐热温度,采样前段的管路应采取耐热管路并进行预降温再接PU软管连接检测系统的采样接口。

  排气口:使用φ6的PU软管连接,主要排放的是从流经检测仪里检测后的气体,排水口:使用φ6的PU软管连接,大部分的采样气体和水汽从这里排出,如果管道待测气体管道温度高、湿气大所含水汽较多,那排水口会有水流出,所以排水管应向下安装,以保证水流顺利排出。

  系统运行中,通过调整流量计和冷凝器下端排水管道上的节流阀,控制流过检测仪表的气体流量在0.3~0.5L/Min左右。

020-88888888